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第一年。經歷了疫情考驗,中國港口并沒有停下高質量發展的腳步。新年、新格局、新發展,青島外供邀您共同關注以下重點方向。
1. 緊抓“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港口高質量發展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央充分結合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和新挑戰,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沿海港口作為構建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一環,在內外貿雙循環體系中,如何進一步提高站位、從國家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勇于作為?這是一個擺在港口行業面前的嶄新的時代命題。
2.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繼續推進
2020年是《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海鐵聯運、江海聯運、河海聯運仍將是沿海港口關注的重點,在集疏運基礎設施建設、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的合理銜接、市場營商環境優化、運輸結構調整市場潛能挖掘以及運輸結構能效評估等方面仍將繼續推進。
3.港口“十四五”開局之年
“十四五”開局之年,面臨新時代、新階段,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新目標、新任務等一系列新情況,港口如何再在一流港口建設的指引下,繼續夯實發展基礎,服務國家戰略,融入發展大局,深化改革創新,釋放發展潛力,推進科技興港,高質量發展。
4.“碳中和”目標下的綠色港口發展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未來將繼續在港作設施設備清潔化改造、運輸結構能源結構業務結構空間結構調整、陸域海域環境治理、港產城融合發展等方面繼續深化推進,打造清潔低碳用能結構,研究港口能耗和碳排放監測評價體系和監測平臺建設,推動港口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5.2021年智慧港口建設繼續推進
2021年港口自動化碼頭建設繼續推進。廣州港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基本建成,成為大灣區首個全自動碼頭。招商港口旗下深圳海星港,大連港、營口港分別開展散雜貨和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天津港C段智慧化集裝箱碼頭正式投入運營,北部灣港自動化碼頭建設繼續推進。沿海港口繼續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提升智能化發展水平,創建世界一流港口。
6.長三角港口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協作的世界級長三角港口群以來,港口群一體化發展不斷推進。合作更加緊密,以資本為紐帶推進洋山開發合作,上港集團成為寧波舟山港股份第二大股東,并進入其董事會。上海市交通委、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江蘇省南通市、上港集團、江蘇省港口集團共同簽署了《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舟山保稅燃油實現在洋山港區完成跨港保稅燃油直供業務,長三角港口群港航服務一體化加深。
7.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2020年口岸營商環境大幅改善,合規時間、成本減少。2021年,我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投資便利性。沿海港口將繼續致力于通過信息化等手段,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有效提升港口效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
8.疫情防控成為港口常態
2021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要求,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因時因勢調整、細化和完善交通運輸防控措施。堅持“人”“物”同防,完善疫情防控的指揮體系、政策體系、預案體系、力量體系、物資保障體系。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冷鏈運輸保障工作。作為交通運輸重要一環的港口責任重大。如何做好后疫情時代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守好防疫的海上大門,在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發揮港口更大的力量。
篤志“逆行”無問西東!如何您在上述領域有獨到的見解、深入的分析、睿智的建議或高瞻遠矚的展望,誠摯歡迎與我們分享。